close

那年花四鏡頭行車記錄器開的孫儷,腔調已出亦或用力過猛?

原標題:那年花開的孫儷,腔調已出亦或用力過猛?



《那年花開月正圓》以一對跑江湖的父女設計的連環騙局開場,在上周8月30日首播收視雙臺破一,豆瓣評分上漲到8.4分。該劇由華視娛樂(曾出品《致青春》《平凡的世界》)出品,《玉觀音》、《大秦帝國》導演丁黑執導,演技派孫儷、陳曉、胡杏兒以及老牌戲骨張晨光、謝君豪、劉佩琦等出演。

行車紀錄器推薦

電視劇以秦商陜西省吳氏傢族的史實為背景,獲吳氏授權,由才女編劇蘇曉苑根據當地流傳下來的一些故事進行補充改編,講述瞭清末出身民間的陜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這似乎又是一部大女主戲配瑪麗蘇的劇情,觀眾對此已經疲軟,吐槽不斷,相反《人民的名義》、《軍師聯盟》等男主、男性群像劇集開始走熱。華視娛樂總裁、該劇總制片人趙毅 (電影《致青春》的總制片人) 表示,“所謂大女主+瑪麗蘇都是虛構出來的”,但是這部劇是基於真實人物創作的故事:一個年輕守寡的女孩,在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用二十年時間讓一個傢族成為山西首富。



導演丁黑和總制片人趙毅

孫儷也直言,最初接到劇本,一看是古裝+女主就擱置沒看,但是因為和導演丁黑此前合作瞭《玉觀音》,丁黑一打電話過來就開始看瞭,並且看瞭進去。因此,這並不是又一部單純的大女主電視劇。



而且,在清末民初的大背景下,涉及傢族興衰和國傢變革,比起一般的大女主劇,故事更加豐富和多維。

導演丁黑在談及影視行業的現狀時曾說:“這個行業現在充斥著業餘和不正規,很多該有的培訓、指標、標準都沒有瞭。”劇組堅持瞭圍讀劇本、單組拍攝、現場收音等傳統優良拍攝習慣,在服裝方面邀請瞭曾斬獲奧斯卡最佳藝術設計獎的葉錦添,因為故事導向,沒有按照一般正劇的黑灰風格,而是選擇瞭輕快明亮的色彩為每個角色定制服飾,隻求作品品質對得起觀眾。



這張圖反映瞭陳曉、孫儷二人角色的關系,貫穿全劇

丁黑認為,導演應該挖掘演員潛力,以呈現出新鮮感。這部電視劇的演員都還不錯,不說是戲骨紮堆的劇,也絕對算得上是一部演技精良的劇集。年輕一輩演員孫儷、陳曉、俞灝明以及任重等都帶來瞭新的改變、新的突破。



何潤東和孫儷14年後再合體,兩人曾一起出演《玉觀音》(丁黑導演)、《一米陽光》以及如今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由於孫儷飾演角色為年輕守寡,何潤東角色等著領盒飯,被網友笑說“和孫儷合作都沒有好下場”。何潤東在劇中飾演一個溫潤如玉的公子,“寵妻狂魔”的人設很討喜。



俞灝明一角大概讓人驚艷,復出後的第一部作品,非科班出身的他,從往那一站帥就可以的偶像劇一躍到極需表演張力的角色,盡顯陰狠毒辣,觀眾頗為期待;胡杏兒雖被吐槽醜,但演技在線,為瞭演好角色練習書法;曾出演丁黑導演的《大秦帝國》的陳曉則學起瞭唱戲,導演對陳曉說得最多的話是“放開一點”,對孫儷說得最多的話是“收一點”。



昔日女神龔慈恩劇中出演孫儷的婆婆,讓人感慨女神已老

而對於孫儷而言,除瞭一如既往的好演技,與胡杏兒飆戲情敵見面分外眼紅,“小燕子式”活潑頑皮(如果表演像的話,那大概是江湖兒女人設的問題),在《羋月傳》中未能給觀眾帶來的新鮮感,在《那年花開》中有瞭。在這部劇中,孫儷的演技裡多瞭一些東西。

從《甄嬛傳》、《辣媽正傳》、《羋月傳》到如今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孫儷在嘗試風格各異的大女主戲,對於外界對大女主劇的diss,孫儷的回答是“這是女演員的盛世”。而在正在熱播的《那年花開》中,孫儷的演技不說是升瞭一個等級,但是有瞭一個新的突破:有瞭腔調,那腔調像是戲曲一般有著讓人揣摩的味道。



最開始兩集,孫儷演的是一個江湖行騙的丫頭,像不像小燕子不知道,但是機靈畢現沒毛病。

被嗜賭的幹爹(劉佩琦飾)詐賣到大戶人傢當丫頭後便開始走向不一樣的人生,演技也出現瞭轉折點。



講故事的魔性

關門那一幕,被子一扛腿一歪,將一個沒有學過舉止的大膽丫鬟就刻畫瞭出來,這跟日後周瑩的性格完全切合 ,開啟瞭史上最強丫鬟模式。



吳老爺(張晨光飾)大喊一聲“放肆”,小丫頭孫儷跟上節奏就是一記“猖狂”的響亮反擊。



在電視劇中處處都是演員們紮堆飆戲。

腔調是戲骨的標配

有腔調的不止孫儷。這種腔調也是許多戲骨的標配,最為典型的例子是獲得終身成就獎的張少華老師。



最近的一部收視口碑雙豐收的劇集當屬《軍師聯盟》,裡面也有類似的腔調作怪,如司馬懿不知曹操在身後,模仿曹操惹得小兒哈哈大笑,以及曹操遠征,曹植賦詩送行,曹丕哭不出來,司馬懿便打曹丕額頭一下讓其在曹操面前掉淚陳詞等等。這些腔調在演員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多瞭幾分讓人揣摩的意味,不得不感嘆其妙。



這種有板有眼的腔調在同類型劇《白鹿原》裡比比皆是:

如鹿子霖躺下來用背蹭蹭土地感受水源;

鹿子霖給大傢講舉人怎樣用一句話勸退清兵的故事;

劉佩琦飾演的高能舉人一角;

......

這種腔調或許是那個時代變遷環境下特有的傳奇故事文化所塑造出來的形象需要。

或許是清末民初時期迷戲曲,所以從動作到神情,舉手投足之間抑揚頓挫,都是戲。如俞灝明飾演的角色好唱曲,陰謀盡在其哼唱的小曲裡。如《白鹿原》裡劉佩琦飾演的舉人,面上冷靜、心裡有底,瀟灑去時高唱“西出陽關無故人”,勝利回時也是這樣的表情這樣的小曲兒,隻不過前面是冷色,後面是暖色。



或許是從清末到民國的過渡時期,人物故事都具有傳奇色彩,自帶戲劇效果。周瑩身為丫頭卻敢言論自由、叫板主人,膽大粗條的性格裡卻含有經商的天賦,可以說在那個時代這樣的人物前所未有,隻能聽說。

宅門類故事都有傳奇的成分,人們經歷割辮子,傢族由興到衰,由傢族內鬥爭到人丁衰微再到舉國團結。傢有傢法,傢族有傢族的規矩,所以說話一套一套的有講究。

腔調又容易表現得像戲演過頭



孫儷在這部電視劇中的演技是有分割線的,江湖女時機靈活潑,丫鬟時膽大妄為,動情時如甄嬛,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周瑩這個人物多樣人設不太連貫的導向所致。所以雖然可能導演一直說“收一點”,孫儷還是沒能完全收住,但至少釋放瞭戲骨的潛質。

其實很難說清楚,張少華飾演角色、司馬懿、鹿子霖、周瑩的有板有眼是戲骨的表現,還是用力過猛。就像電影《老炮兒》,初看時為老炮們的精神和講究所震撼,但也同意“人生失敗的老流氓”的說法。



腔調是能撐得起戲骨二字的重要憑證,隻有有瞭它,才有談用力不用力的機會,否則就隻能在有演技和沒演技中二選一,而稱不上戲骨。

而是否用力過猛,又涉及到除演員自身之外的諸多因素,比如導演運籌、編劇人設、角色導向等。

《那年花開月正圓》環景行車紀錄器毫無疑問是孫儷戲骨初養成的一部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閱讀 ()
arrow
arrow

    xlf115ff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